“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是河北近年最成功的一句文旅推介语,目标受众核心人群是北京游客。
对于负责招商和科技成果对接的河北公务员刘磊(化名)来说,京津冀城市群协同之于河北,远不止于当“北京的后花园”,除了吸引人气之外,他们更想吸引产业,包括北京作为科技策源地的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给北京高端制造业做产业链配套。
不可否认的是,旅游的爆火,是以京津冀城市通相互连通为前提的,过去十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最显著的成效是交通层面一体化的达成。
2014年,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整体竞争力。2015年6月,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将京津冀打造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2025年9月份发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水平发展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来,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2024年区域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步伐加快,“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的三地政府人士看来,产业协同是三地最关注的,也是最难的,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效,不过北京科创优势和津冀的协同还存在耦合度不够的问题。
北京作为原始创新策源地,如果能跟京津冀的高端制造业的崛起形成联动效应,中国华北地区将有望崛起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
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坚持把北京科学技术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图为天津海河畔。本报记者 周慧 摄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公务员李乐(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明年从北京到河间就可以乘高铁了。2016年,记者随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从北京到河间调研,坐大巴需花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河间是距离北京约200公里的县级市,也是驴肉火烧的发源地,有汽车零部件和钻头再制造、电线电缆等产业。
李乐介绍,除了高铁即将开通外,近些年,从河间到北京的高速路也便捷了很多,开车到北京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大兴机场开通后,去大兴机场坐飞机也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2014年,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后,京津冀城市群的交通一体化发展,开始了加速度。
根据《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5)——区域高质量一体化研究》(以下简称《蓝皮书》),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高铁总里程达2624公里,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京津雄实现半小时通达,北京至保定、张家口、廊坊、武清等6个毗邻区域全部实现1小时内通达。在机场建设方面,9个规划机场均已实现通航,初步构建起“双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两翼”(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多点”三级机场梯队。
李乐说,今年有外省同学带着家人来河间旅游了,这让他很惊讶,也很兴奋,说明关注河间的人变多了。
近六年来,北京白领肖天(化名)每年都要和家人去五六次河北过周末,目的地主要围绕北戴河、承德和崇礼,单次消费约五六千元。北戴河阿那亚是他们夫妇去的次数最多的河北度假目的地,见证了阿那亚的扩建,度假区配套日渐增多,戏剧节等活动门类也日益丰富,人气也慢慢变得旺。
除了北戴河阿那亚,他们夫妇每年会去两次崇礼滑雪,崇礼度假酒店的配套也日益完善,有的度假酒店配备非常专业的滑雪设备可供租借。他开车从北京到阿那亚和崇礼,在不严重堵车的情况下,单程都是三个小时左右,对于上班族来说,时间成本可控。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王晖每年要从北京到河北十多次,除了休闲度假外,还会去河北讲课和评审项目。在他看来,从北京到天津和河北都越来越方便,京津冀交通已经一体化了,特别是京冀之间的交通过去十年变化非常大。
天津市发改委提供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一份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天津持续提升通勤便利化水平,联合印发实施2025年京津交通出行便利化提升工作方案,开通北京大兴至天津西高铁,京津城际增加武清站停靠车次,开通刷社保卡乘车服务,新增10种京津城际定期票,精准匹配旅客弹性通勤差异化需求,优化增加武清、海教园等定制快巴班次,累计服务12万人次便捷进京。
“不能只当北京的后花园,我们仍旧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产业发展起来。”刘磊说,文旅可以给地方带来人气,但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有限。
在地方招商人士看来,交通是过去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进步最大的领域,而产业协同则是最难的,也是当下他们正在努力的方向。据介绍,从北京到河北的产业流动,除了一些央企的搬迁,很典型的模式是“北京研发、津冀制造”。
让刘磊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泊头模具,泊头是河北沧州的一个县,有“中国汽车模具之乡”之称,企业可承接“72小时极限交付”订单,为北京的车企提供支撑。
根据北京亦庄官方数据,小米SU7的零部件采购中,京津冀本地化率已达22%。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小米汽车的热销直接带动天津120家、河北220家零部件企业融入京津供应链。据河北媒体2025年9月份的报道,目前京津冀三地汽车产业总产值已突破8400亿元,河北已有超220家零部件企业进入北汽、小米、理想等整车供应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了多位京津冀政府人士,将北京的科学技术创新优势和区域先进制造优势结合,是他们提及最多的产业协同模式。
经常往返北京对接产学研项目资源的刘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河北有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希望能对接北京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有生产落地需求的科技公司。他曾给任职地引进了北京某高校的实验室,让北京的教授带着研究生到河北做实验,刚好当地有该实验室需要的制造业场景。
天津也在积极对接北京的科技资源,滨海新区最为典型。天津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在今年3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把北京科学技术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加快打造成果转化孵化专业机构和中试平台创新载体,助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出”新动能,探索出“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产业创新协同模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堂林主持出版过15部京津冀蓝皮书,他一直在关注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变迁。
叶堂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推进京津冀高质量一体化,除了基础设施相互连通,加快交通、数字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还应该包括跨域产业协作共生,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层次地融合,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共生共荣的“一体化”产业生态。当下,三地产业方面的融合,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上述蓝皮书总结称,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布局落地见效。例如,北京加速推进燕东集成电路生产线、小米汽车工厂等重点项目投产;截至2024年,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两大产业集群产值在全国占比均超20%。
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下,北京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等多元主体汇聚优势,正加速建设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AI领域,北京聚集了全国总量超四成的顶尖人才,成为大模型、具身智能和类脑智能等前沿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的京津冀三地政府、园区和科技公司来看,部分地区认为北京的产业转移力度还不够,而北京的政府和企业人士一致认为,北京科创优势和津冀的协同还存在耦合度不够的问题。
北京一位政府人士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在他看来,目前北京和津冀的产业系统还有一些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不高。北京的原始创新优势与津冀的制造需求匹配不足,津冀地区承接北京科技成果的产业配套能力有限,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度有待提升。其次,科技服务资源分布不均。京津冀地区技术转移、检验测试等专业服务机构分布不均,缺乏跨区域服务网络,制约了跨区域产业协作的深入推进。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郝庆是河北邢台人,在他看来,京津冀产业协同与创新协同不够的一个原因是区域间梯度落差太大,“够不着、接不住”,主要体现为北京极核特征突出,天津亦居于前列,河北较为落后。从产业看,北京优势产业为科学技术创新和高端服务业,天津正处于传统产业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起的产业过渡阶段,河北优势产业主要是钢铁、煤炭、冶金等传统制造业。
据郝庆观察,目前优质产业资源和科创资源仍然高度集中在北京城六区,天津城区和滨海新区有少量分布,河北省的科学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相对不足,尚未深度嵌入全国联系网络,制约了区域合作。与之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的优质产业资源和科创资源呈现多中心、网络化的特征,城市之间资本互投、创新联系较多,在区域内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迁移的企业比重也较高。
以近两年很火爆的人形机器人行业为例,一位在北京多个大厂工作过的河北籍机器人行业从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对接过的供应商大多分布在在深圳和苏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过多家北京人形机器人公司,这一些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核心团队基本都在北京,机器人本体制造环节,除了一部分在北京本地制造之外,大多数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完成制造的。在这一些企业看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业链配套资源更完善,客户也多。
北京一位产业园区运营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北京对制造业的接纳度,也在做相应调整,张开怀抱欢迎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企业对人才、技术产业及生活配套要求很高,真实的操作中不太适合多地协同,倾向于一站式服务。如果一站式服务解决不了,企业更倾向于在全国选择生产地或者供应商,很多企业选择了南方城市。“在给高端制造提高配套服务上,不单单是河北,我们自己也有更多要完善的。”该人士表示。
“不是我们没配套产业资源,而是还缺少对接,在资源链接上,河北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刘磊坚持认为,河北有良好的传统制造业基础,在新一轮的AI+高端制造的发展浪潮中,临近北京的河北还有很多机会。
在工信部“十五五”规划专家组成员、北京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尹西明看来,这一轮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产业革命,不单单是少数科技公司的崛起,更是科技公司+高端制造业形成的“科技+场景”协同崛起范式。长三角和珠三角科技型企业的崛起,除了科学技术人才因素之外,还有较强的制造业基础,为包括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在内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海量高价值应用场景和高效率的供应链基础。
尹西明认为,北京在保持原始创新策源地一马当先的优势的同时,若能够继续通过制度创新推动营商环境、创新生态的能级跃升,更好地发挥本地人才和中小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市内各区依托“科技+场景”形成内部良性竞合,并进一步重视支持京津冀高端制造崛起过程中和其他区域形成协同联动效应,充分的发挥新场景驱动新技术创造——新技术赋能新场景价值实现的双轮驱动效应,未来有望带动形成一个科技公司+高端制造业协同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近日,刘嘉玲在综艺娱乐节目中透露,她和刘德华在横店拍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时,发现刘德华雇了一个保安给他守着门,刘德华表示此举是因为他之前遇到过晚上收工回房间休息,有“私生饭”从他床底下爬出来。
当下许多人热衷佩戴饰品,金银首饰、玛瑙手串、翡翠手镯、玉石水晶等各种品类都有,但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材质的饰品可能会要命!
今天(11月9日)13:02分,东航MU563航班搭载248名旅客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赴印度德里,这也是时隔5年,国内航司执飞的首趟中印客运航班,标志着国内航司正式复航“中印航线”。#中印航线 #东航 #印度 #德里
挖土豆比旅游还火!文旅局长现场帮游客烤土豆 “武川是土豆黄金种植带 口感好”#丰收 #挖土豆 #歌游内蒙古
生了一个超有爱的煤气罐罐是什么体验! #人类可爱幼崽 #人类幼崽长成记 #这也太萌太可爱了吧 #人类幼崽可爱瞬间 #人类幼崽成长日记
一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公海倾覆,目前6人获救,2人死亡,3人失踪,中韩海警正搜寻3名失踪船员。(剪辑:鲲鹏)
2025年10月22日,韩国巨济韩华海洋造船厂,韩国首艘3600吨级海军潜艇在下水仪式中亮相。
11月6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做好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详细的细节内容如下:↓↓↓▲点击上图可查看详情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国发〔2025〕9号)和省政府《关于组织做好第
上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美国政府停摆继续,科技股估值担忧再起。美股全线%。欧洲三大股指下挫,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0.36%,德国DAX 30指数周跌1.62%,法国CAC 40指数周跌2.10%。
当演员舒淇变成导演舒淇,你期待她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2025年,入行30年的舒淇首执导筒,带来了处女作《女孩》。这部充满自传色彩的新作一鸣惊人,入围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舒淇也因此片获得第3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上周末,《女孩》在国内院线。